關於「追風箏的孩子」那動人的書寫印象深刻,小說的迷人、故事背景的獨特,都是值得反覆玩味的。於是乎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等待著。怎麼說呢?其實很想再次閱讀作者的大作,但是過去的閱讀經驗裡,卻也發現寫了一本好書的作者不見得能夠再寫出超越上一本書的創作。於是,心裡頭有點害怕期待會變成失望。儘管如此,每每在書店溜達,眼裡莫不期待著「豔陽」的出現。心裡頭更是引頸企盼著,一場讓人心醉的閱讀盛宴的發生。 怎也想不到,閱讀盛宴確實發生了,但那是一場讓人心碎的過程。誠如書末的描述:
「這是一個讓人難以忘懷、心碎的故事,關於一個殘酷的年代、一段不可能的友誼和永遠無法毀滅的愛。」
只是,即便心碎卻再次見識到作者在人性描寫上的細膩。而這回其更以女性為書寫的對象,從女孩的敏感、到女人的無奈再到母親角色的奉獻,在在讓人動容。身為女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中,有著不同的束縛與壓抑。性別角色的失衡,若放在時間的軸系上,古今皆然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若擺到空間的圖譜,其落差不僅無法讓人忽視,甚至會讓人感到瞠目結舌。文化的掏洗,框限了每個角色的可能,權力的主宰者卻又雙手緊掐文化的意涵。於是,古往今來,當權力者幾乎皆由男性所扮演,那麼可想而知,性別角色上的失衡往往更加鞏固。直到人性的甦醒,重新挑戰角色的框架,性別差異才又步上一段新的蛻變過程。只是,這影響未必全面,未必深植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