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e6
-- 發表時間: 2011/09/06 09:18am
阿富汗「鬥風箏」的傳統悠遠古老又饒富興味,「追風箏」的衍生似乎很反應現實社會的權力與階級,不過孩子世界裡的爭鬥和差距往往是帶著純真和熱情的。可是並非每個社會環境的現實都能允許\一片純真的天地,充斥外力介入和部族戰爭的阿富汗特別如此。 作者以流亡外國的難民族裔身份寫出有關祖國的故事,使小說裡佈滿一縷\縷\的追念幽思和「異地感」。或許\因為疏離沉淪的不只是祖國而已,尚有主角以往人生的過錯和不堪! 特別險惡的社會時常會有非凡真誠的追求,非凡真誠的心意有時會有特別殘酷的背叛,當年阿富汗的現實是輕易讓一切淪於殘酷,縱然是孩子的世界!而哈山與阿米爾正是那個縮影寫照。 作者讓流亡外地的主角得到故鄉的訊息和有關他父親的秘密,給他一個機會面對自己的弱懦與愧\疚,宛若回頭追尋童年失落純真的風箏,也牽起自己和父親理應背負的過失與責任。 主角於重重險阻之下回去探訪幽微已久的過去,回頭珍惜一段值得的真心友誼,只能見到大時代下的祖國已然面貌全非,而需要自己親身理清的已經過了廿多年歲月,變異到人事全非。但彷彿希望還在,失落的風箏還在,只要肯回頭追尋,偶而也會重新拾獲那一份希望,重獲那一份人間至善的勇敢與純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