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20363920
-- 發表時間: 2009/11/22 10:13pm
我覺得這本書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例如第一章武士的難題,提到武士太常穿著盔甲已至於盔甲脫不下來,我們常常也穿著自己的盔甲,每個人的盔甲不同,有些人穿著隨和,好與人交往的盔甲,有些人穿著善良,熱心公益的盔甲,漸漸的這些盔甲脫不下來,人們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其他人也把盔甲的形象當成是自己的形象,當我們想要找回自己的時候,盔甲已經和自己形影不離了。 梅林與其說是一個有智慧的大法師不如說他是一個人生的導師與解答,我們終其一生可望尋求人生的解答卻在林子中打滾找不到方向與線索,書中富含人生道理,.說明很多人一再的逃避.問題將不會解決,.所以大家要向前看齊.為自己和別人多多想想,故事中描述很多世界的真理,.還有人總是設下一些障礙來保護我們所謂的自我,.終於有一天.我們會被這些障礙給困住。 當武士走到沉默之堡時,他最大的問題在於他無法面對孤獨,他試圖說服國王和他同行以致於不孤單,或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嘗試掩飾他心中的害怕。這些現象皆歸咎於一點:他害怕面對自己。就好比現代許多人,生活在科技發達的工商業時代,非旦沒有因此而過的愜意;反而將自己陷於忙碌之中,忙到無法思考,深怕孤獨時的沉默會令人無法承受,人要在了解以後,才能真正看到一點東西」人必須安靜下來,克服心中的恐懼,面對自己的障礙,隨著武士漸漸安靜下來,他體會到他從來不曾體會的自我。他開始「承認」,承認他的軟弱、他的害怕面對自己。他終於了解到過去的自己總是一直不斷的講,不願意傾聽。第一次武士體會到別人的感受,為他曾給過的傷害而難過,看到這時我想到自己曾經就好像是書中的武士,在過去的歲月裡很少傾聽別人心中的話。再自己害怕時常藉著說話來掩飾自己,很多時候是很空虛的。因為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已至於看不見自己的盲點。當我獨處時我才能卸下自己的盔甲感受到曾經忽略過的他人的感受。 在智勇之堡裡武士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他遇到一隻前所未見的可怕噴火巨龍;而唯一戰勝疑懼之龍的方法是用自知之明-真理打敗它,武士告訴自己:「疑慮和害怕是幻象」,所以他在毫無退路之下做了決定,去相信沒有火龍的存在終於,「神賜給人勇氣,勇氣將神給予人」,武士戰勝了疑慮和恐懼,生出了志氣和信,心人常自己嚇自己,當自己面臨挑戰或考驗時,總是選擇以退縮、逃避來面對。倘若願意鼓起勇氣去面對;再回首時,將會發現那些曾令人疑懼的挑戰都不再有影響力,因為自己已擁有志氣和勇氣,並且相信自己一定會克服困難、戰勝挑戰 「因我不可知未知,如果不願棄已知」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放手」,放掉緊握不放的「已知」,包括自己的本質、信仰、價值觀…等;讓自己墬落「不可知」。當你要尋求真理時,必須學會「放手」,因為唯有放下自己的自尊、驕傲才有可能作徹底的改變,體會到生命中的真理。當武士放掉他所以害怕的東西、知道的東西、擁有的東西,樂意擁抱不可知使他自由了。而當他體會到真理時,他也體會到了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