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feilx
-- 發表時間: 2007/10/28 06:50pm
六孝 7 周毅 六孝 7 周毅 書名:喜新厭舊沒什麼不好 作者:司恩魯 心得: 喜新厭舊有什麼不好呢?人本來就需要有接受新事物的力量,因為我們的環境每分每秒都在轉變,不可能永遠抓著時代的巨輪不放,這樣才會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創新是人類向前發展的動力,人類討厭千篇一律的東西,有很多新觀念、新點子來自生活的激發靈感,因為不愛舊事物的種種不便,於是有了創造,有了改進,有了追求新、追求完美的循環。就像新力公司發明的錄影機、隨身聽,一個不被看好的構想,竟成為今日多數家庭必備的電器之一。所以我們要大膽嘗試,不要怕失敗,怕發生錯誤,這些都是創新必經的艱苦歷程,唯有不放棄的精神,以最純真的方式默默去做,事實會證明,那是一個明智的冒險。 對於一項良好的新事物,我們都應該以正面的角度去接受它,雖然每個人都有排斥新事物的時候-清朝時,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為了臺灣北部交通運輸的便捷,於是蓋了一條從臺北到基隆的鐵路,但因為當時民智未開,以為火車是會噴煙的黑色巨怪,因而極力阻止火車的興建,認為那會破壞風水。也許那是因為曾有過火車撞死清兵的經歷,才讓民眾如此恐懼。但如果沒有鐵路興建的開端,那麼臺灣鐵路的興建也許得從日據時代開始算起。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發現人類常常對於新事物有刻板印象,還沒真正觀看過、試用過就先下評論,甚至討厭、排斥,只注意到它的一角,卻忽略了東西的優點。但它仍然會悄悄的進駐每個人的心裡,最後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就像我們今日搭乘高鐵、捷運一樣稀鬆平常。因為我們經過了最初的掙扎,已經接納了來自西方世界傳進來的事物,在與世界接軌的同時,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至少不排斥「新」的觀念,才有創造「新」的機會。 新的事物不一定要靠創造,因為我們也可以把「舊」的事物改造!把「舊」轉換成「新」並非難事,最主要的是從「舊」的事物得到「新」的啟發、「新」的收穫,這樣才有改造的價值。因此,在你看完這本書之後,也記得擺脫「舊」的束縛,改造屬於自己的「新」生活吧!
-- 作者: goodjack
-- 發表時間: 2007/10/28 08:10pm
熊御廷 寫的太棒了 我好崇拜你喔
-- 作者: root
-- 發表時間: 2011/01/18 01:41pm
***** 版主模式 ***** 此文章是管理員從六年級閱讀討論區轉移過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