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701
-- 發表時間: 2013/09/02 05:46am
這是一本收錄台灣歷史散文的散文集。 它裡面有太魯閣的壯闊、貧困年代人民的悲哀、早期社會人們生活的情趣……一個個故事,譜出一首淡淡的鄉村風情。你或許會對這些作家敘述的事情感到迷惑和好奇,比如說那時的廁所怎麼長成那副奇怪的模樣?豆腐乳放在那兒不會發臭發酸嗎?母雞怎麼可能十天堅持孵蛋?滿山遍野的蝴蝶是群會飛的傻瓜嗎?否則,以前的孩童怎麼可能伸手就捕捉到這些靈巧的精靈?而那些不經詢問就擅自採芭樂的山童,為什麼不會被果園主人告到少年法庭? 一邊思考這些問題,我的心又漂流到外頭去旅行。它走過老巷子,而這本書卻說那時,那裡是一片青青草原;它望著餐廳裡的苦瓜,心生敬畏,但這本書卻告訴它現在的苦瓜根本不苦;我的心跟這本書說,現在外面做的泡菜啦、豆腐乳啦、被吊在肉販攤上的雞啦,根本都不能吃嘛;可是這本書卻一本正經的對它說:哪有,我們那個年代呀,雞在院子裡亂竄,過年宰來吃,嘖嘖,那滋味好得沒話說。早期呢,家家自釀豆腐乳,自己做泡菜,哎呦哎呦,我肚子餓壞了。但它一看到我的眼神,忍不住忿忿的反駁:現在的小孩,說再多的事也沒用! 話是這樣沒錯啦。但看著從前的社會,我不禁羨慕起他們的單純無憂,還有純樸濃厚。反觀我們,陰險狡詐,少了善良,我好怕台灣最獨特的味道-人情味,會因為科技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而消失。而困苦的人們,我同情時也想著現在的人們,是不是該多一點點折磨,該少一些些享受?可是我也厭惡夏日的氣候、怨恨冬天的酷寒、排斥粗糙的地面、阻擋自然真實的面貌。就是這麼矛盾的心情,像一個網抓住我,莫非,我的心靈真得被當代的科技毒化了嗎? 也許,某個假日,某個無事的晴天(真擔心那天再也不會到來啊……)我該約幾個人,找幾個夥伴,用自己的腳,去踩踩草地,去吹吹涼風,去感受夏日陽光的熱情,去接觸冬天冷中帶酷的寒風。然後,找個地方,搭建帳棚,鋪上睡袋,去感覺沒有冷氣、沒有暖氣、甚至也沒有電風扇的一夜。 但是,現在的我,真的還有勇氣去挑戰曠野嗎?我不知道,但我一定要試試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