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904
-- 發表時間: 2016/07/13 09:51pm
一開始,就以文化大革命當作背景時代,十分吸引人,接著馬上用到重要的靈魂人物,王一生,人生中,會遇到不知凡幾的人,但只要用點心,也可以成為知己;雖然暗自笑他呆子,卻發現了背後的故事。 書中有三王,第一「棋王」,王一生的家中經濟狀況,促使他成為棋王,可謂逆境中勝出的王者。從他媽媽身上也看到了母愛,儘管自己的孩子再笨、再不好,還是仍然期望自己的寶貝兒子能多讀點書、多出頭些。第二「樹王」,其中,蕭六爪那段我認為很俏皮,作者好奇的拿他的手來看是否真的多了隻指頭,我認為名字呢,其實只是個辨識碼,好的未來是掌握在孩子手上,而不是在名字上。第三「孩子王」, 老桿兒不顧原本的教材規定,在他面對總場來的教育科吳幹事詢問教學內容時,他毫不考慮地說道:「教課文,沒有用」,他沒有任何地眷戀這個崗位,他想帶走的是學生最後一次的作文,因為學生的成長反映在他們的作文中。這實在令人反思現今社會的教育制度,是越改越好呢?還是越改越搞不清楚原本的目標與宗旨呢? [font=標楷體]文字[/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