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m801
-- 發表時間: 2012/05/21 00:32am
羅伊一心嚮往去寬闊的北方實現夢想,對巴老師的鞭打轉為對學校的恐懼,巴老師死後,他們最渴望的就是學校倒閉。 然而面對即將接受的新老師,他們不擇手段,渴望逃離惡夢。新上任的老師竟是羅伊的姊姊恬西,雖然她毫無經驗,但在她一步步帶領下,克服學生心理的恐懼,甚至受到學生歡迎。 懷抱著恬西逼他們受的教育,當年那些孩子找到未來,就像主角說的:「恬西是個好老師,徹頭徹尾的好老師,她很厲害,而且越教越好。」她將責任歸咎自己,捍衛學校存在,更引領孩子,航向未來。 鄉下的孩子對大城市總有渴望、夢想,或許頑皮但都僅是平凡的孩子,在體罰有理的當年,老師認為「不打不成器」,那麼相較之下,又要學生怎麼喜愛上學呢? 如果老師動輒藤條,在教學前就先在孩子心裡種下恐懼、排斥的種子,又要孩子如何喜愛上學呢?因此在書中巴老師死後沒有對她的不捨,而是每個孩子的歡欣,但相反的在恬西的教學上孩子漸漸接受學校,起初的不願都在她對教學的熱忱、為學生著想下漸漸消失了,她僅是一位高中女孩,沒有豐富資歷,卻有為孩子的一顆心。 透過識字認識周遭,進而擁有能力開闊自己的一片天,鄉下的孩子縱使條件欠缺,但在師生彼此互助下,努力向上,大器晚成有何不可?通往未來不僅是一根藤條,本書蛛絲馬跡耐人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