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e2
-- 發表時間: 2007/04/26 01:49pm
[UploadFile=1A4G1A601AF1C51A_1177566559.doc][br][br][color=#990000][b]-=-=-=- 以下內容由 [i]e2[/i] 在 [i]2007年04月26日 01:50pm[/i] 時新增 -=-=-=-[/b][/color] 二年級閱讀指導策略 這群寶貝孩子,從剛接觸課外讀物,再經由老師在課堂上一本本的導讀、同學一起共讀,然後討論、分享後,漸漸開啟閱讀之門。嘗試閱讀不同的書籍,並從書本中找尋到樂趣,孩子們主動的閱讀習慣也因此慢慢培養起來,由閱讀進而為悅讀,這正是老師期待看到的。 對孩子而言,他們的認字或書寫能力雖然有限,但是可以用自己喜愛的圖畫方式來表示他們的想法,當老師進行完故事的內容深究後,不僅藉由故事中的理解,孩子將他們所看到的,所感覺到的依不同的形貌畫下來。同時讓孩子從閱讀中學習到如何將這整篇故事大意,透過故事圖來進行口語表達,在無形中故事圖的確是可以幫助孩子清楚理解及組織故事的概念。在此階段中教師們很開心能很順利的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在不給孩子壓力下,藉著畫圖來整理他們腦中所認知到的資訊。 當孩子升上了二年級,教師為提昇孩子的理解力及組織力,決定讓孩子們學習繪製故事圖,找出關鍵詞及相關連結性質等概念,讓孩子可以更有組織的將所學課文依自己的認知做整理。 一開始說故事是由教師示範,讓學生清楚明白哪些故事可以用時間做關鍵點或者是用人、事、物、地點等,一次又一次的示範及對話討論,學生們慢慢的就能抓住重要事件及有趣點,依自己的故事圖來分享故事。 我們運用「圖像化學習」提昇學生的閱讀動機,除了增進閱讀理解,也引導學生欣賞文章的美,提昇孩子的文化素養,享受閱讀樂趣,藉由閱讀能力來提昇寫作動機和能力。我們發現孩子能分析文章架構,並做重點摘要,同時更能深入文本內容,抒發自己的感覺。 孩子們發現用多元角度的圖像組織呈現不同的故事圖是那麼的有趣時,他們開始喜歡上閱讀課,上課的氣氛也熱絡起來,更可喜的是-他們藉由課堂中所學的視覺化圖像,運用在閱讀的回應本中,不禁讓人驚喜。由此可見學生不但對文章內容重點的掌握提高了,也提昇了閱讀的效能,無形中催化孩子的理解和閱讀能力,享受閱讀的樂趣。從學生寫寫畫畫喜悅的眼神中,真的看到他們樂在其中,教學者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